网络的承载量及其互文性、链接能力,极大地超越了传统媒体★★。此次网络报道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超越了传统时政报道的时空局限,展示了极其立体的、多元的信息。从广度上来说,各网络平台都展示了大量丰富的背景信息,如腾讯新闻的★★★“48小时直击抗战阅兵”的视频,其内容远远超过了48小时内的可见可闻可感的信息,其★★“新闻资讯”及时丰富,“独家策划”栏目加入了“大国利器”“中国精兵”“阅兵百科★★”等大量背景知识和信息,甚至还设有★★“3D模拟夺岛战役★”栏目★。从信息的纵深度来说,网络媒体挖掘出大量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数据,多家网络媒体做了大量的研究性信息的报道与呈现,不仅钩沉了当年残酷、难忘、屈辱的历史,也再现了胜利与辉煌及当今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钱玉华:江南影视艺术学院讲师)
全民参与一场时政新闻的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可想像★★★。此次抗战胜利70周年的议题,其公众参与程度前所未有。全民参与的前提,是各类传播渠道强大的动员力量,尤其是网络化的各种平台的信息动员★★★,使得公众深度介入到这个历史事件之中。加上党和国家通过盛大的仪式表达我国对这场历史性胜利的纪念,在仪式感的感召下★★,这场纪念活动真正成为一个全民性的活动,甚至有网友非常自豪地宣称自己正在参与一场★★“历史建构★★”。这样的语境,也有利于公众参与意识的养成。网络传播本身,也成为了历史的建构方式。
【导语】网络在重大时政报道方面作出了诸多创新,在信息的内涵★★、形式、传播平台与方式上作出了非常重大的突破★★★。
互联网领域对于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报道,与传统媒体是同步进行的,都是在一年前,也就是从2014年就已经启动★,2015年开始大张旗鼓地集中推出,到9月3日阅兵式时,达到报道的高峰★。腾讯传媒于5月7日发布信息:“腾讯网即日起启动《壮歌——致敬历史 同沐荣光》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年度专题报道。报道将以昂扬的情感基调★★、史诗般的影像表达★★、创新的互联网产品形态,邀全体网民共同谱写一曲抗战‘壮歌’。” 新浪推出★“自强至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策划,腾讯、网易、凤凰网★★★、搜狐都推出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主动传播的专题性报道。大阅兵报道中,各大网媒表现可圈可点,新浪网的“大国之风★”雄健、丰富★,腾讯新闻推出48小时直击抗战阅兵★★,凤凰网、网易★★、搜狐都有大手笔。
总体而言,网络在重大时政报道方面做出了诸多创新★★★,在信息的内涵、形式★、传播平台与方式上作出了非常重大的突破。但是,时政新闻除了这种仪式性强★★、重大到极度的内容,还有大量日常的内容需要去传播。如何把对仪式性重大时政报道的努力与投入,运用到日常时政新闻中,使网络传播在时政传播的投入常态化,是我们未来需要强调和重视的。
时政类新闻向来是专业媒体的专利★★,但是近几年有一支新的力量对时政类新闻的发布与传播也在产生更深入网络用户的影响——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和方面。网民通过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的大量参与,不仅营造了对时政新闻的交流氛围,而且开启了公众参与时政的新潮流。各种微信公众号从各自特点进行参与,林林总总★★,不胜枚举。结合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介的不同需求,微信公众号以图、文、视频★★、链接等形式,抓住里程碑事件和时间节点来组织报道★★:如纪念图标的发布、日程的提前公布、阅兵大典,以及其他纪念活动,如纪念演出、重走故地、访问幸存者等。
现在★,互联网已经在进行后时代的革新,让信息个人化★★、互动化、分享化成为其基本特征,并着力打造平台化★★★、社交化的信息平台。形态上★,不只推出大量文字信息★★,还非常重视数据化表达★★、视觉类信息★★★,采用图文式、互动式★★★、动态化的传播方式,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腾讯采用的微视频等形式,突出多媒介元素,推出了大量吸引人的内容,如★★“抗战70周年阅兵臂章亮相★★★”等很多内容新颖的新闻,都以微视频形式★★★,借助自己的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媒介平台,同步进行推广★★★。腾讯做抗战纪念策划时提出“四大终端、两大平台、多种产品协同传播”的战略★★★,以腾讯新闻客户端、腾讯视频客户端和腾讯网页端为主,借力微信和手机QQ插件两大平台,策划众多内容类产品威尼斯wns·8885566★★★,不断设置并主导议题,推出一个又一个传播热点★★。重视社交化的手段,通过互动、网友的留言等方式★★,加强网络的社交体验和粘黏度,制造了一个气氛非常热烈的抗战胜利纪念的网络讨论区★。
时政新闻是报道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力量在处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的新闻。对于互联网而言,重视时政报道★★、重大时政新闻,可以说改变了其在媒体中的非主流地位,确立了其媒体地位。互联网不只是许多人印象中的娱乐与社交化的媒体,它也是传播时政新闻的重要平台。
网络传播不仅大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而且丰富了信息量、加强了信息的纵深度,并在形式上极大增强了信息的表达力★。传统意义上严肃★★★、刻板的时政新闻,也变得活泼、容易令人接受。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国的媒体从传统媒体、网络门户媒体到社交媒体和客户端,都进行了深入★★、全面、多角度的报道。尤其是对盛大的阅兵仪式的报道★★,将重大时政报道的多媒体呈现推向了一个高潮。